贾跃亭在采访中高调宣称“自己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弯道超车”,还把FF(法拉第未来)比作行业的“黄埔军校”。此话一出,网友炸锅:当年“下周回国”的梗还没凉透,现在又来邀功了?
贾跃亭的“贡献论”:PPT造车也能算功劳?
贾老板的底气来自两点:一是2014年提出的“互联网造车”理念,二是FF培养的AI电动车人才。他说,自己的理念感染了李斌、李想等创业者,还推动了“四化变革”(智能化、电动化、网联化、共享化)。听起来挺唬人,但业内立马有人怼回去: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,靠的是宁德时代的电池、比亚迪的垂直整合、蔚小理的拼杀,还有国家政策砸下的真金白银。贾老板的“理念”顶多算个开场PPT,真正冲锋陷阵的可不是他。
更讽刺的是,FF自己混得咋样?成立11年,烧了几十亿美元,2023年只交付了10辆天价车(售价30万美元,成本比售价还高),被网友调侃“卖车不如卖PPT”。连周鸿祎都吐槽:“在美国造车,供应链贵到离谱,FF失败是必然的!”
FF的“黄埔军校”人设:是人才培养,还是韭菜基地?
贾老板总说FF是“黄埔军校”,但现实是——FF的高管团队快被挖空了!前CEO毕福康跑路,核心工程师跳槽到特斯拉、Lucid,留下的只有贾跃亭和一堆债务。所谓“人才输出”,更像是FF留不住人的遮羞布。
再看贾老板的“战略调整”:眼看FF 91卖不动,赶紧推出第二品牌FX,号称要做“新能源时代的丰田”,售价2-3万美元,2025年底量产。但FF连首款车都没搞定,FX怕不是又一场“为梦想窒息”的融资游戏?毕竟,贾老板的“量产承诺”从2018年拖到现在,连珠海国资都被坑过20亿。
虽然FF车没几辆,但贾跃亭总能搞到钱。从许家印到中东土豪,再到美国基金,金主们真信他的造车梦吗?恐怕更看重新能源赛道的风口红利。毕竟全球电动车渗透率直奔50%,中国产业链又强势到让特斯拉都依赖,投资人赌的是“万一成了呢”。
但时间不等人!国内新势力已卷到“月销10万+”,小米SU7都卖疯了,FF却连工厂产能都没理顺。贾老板若再交不出量产车,恐怕连“卖梦”的资格都没了。
弯道超车靠实干,PPT造车请靠边
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,是政策、技术、供应链和无数工程师的汗水堆出来的。贾跃亭的“理念”或许有过启发,但把功劳揽到自己头上,未免太往脸上贴金。与其吹嘘“黄埔军校”,不如先把FF的车造明白。毕竟,行业需要的是实干家,不是“梦想贩卖机”。
最后灵魂一问:贾老板的“下周回国”,和FX的“明年量产”,你更相信哪个?